2021年10月22日,東莞松山湖,陰,今年的華為開發者大會正式揭幕。
雖然發布會當天的天氣一如去年活動日那般陰沉,但至少華為在發布會前的背景音樂選取上變得歡快了許多。
這似乎也預示著華為業務的一些轉機。華為常務董事、消費者業務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余承東一開場就表示,最近兩年時間,華為共經歷四輪制裁,這也迫使華為更認真地思考未來的發展方向。
余承東提出,上個世紀,最偉大的企業不是做產品的公司,而是擁有了標準和專利話語權的公司,但“進入二十一世紀,這個時代最偉大的企業將是生態型企業”。
鴻蒙系統則是這個生態型企業的根基,此次華為開發者大會的重點仍然是鴻蒙系統的更新。自從2019年華為正式發布HarmonyOS(鴻蒙)以來,HarmonyOS已經經歷了三次重大的迭代。
或許可以說,HarmonyOS的第一次亮相,發布分布式技術并且首次登陸智慧大屏還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在這期間,市場有質疑,有反對的聲音。但從今年6月開始,HarmonyOS 2.0正式大范圍推送到華為的各種終端,讓人們看到了這個生態的初始模樣,這也預示著HarmonyOS正式走過了前期市場議論紛紛的階段:穩住大樹的根基之后,下一步的目標是枝繁葉茂。
余承東稱,HarmonyOS已成為史上發展最快的智能終端操作系統。自從今年華為P50系列上市,首次在智能手機上搭載,迄今已有超過1.5億設備使用HarmonyOS,包括智慧屏、平板、手表、智能音箱、IoT設備等。預計年底,搭載HarmonyOS的1+8產品將達到2億,明年將有更多設備搭載HarmonyOS。
當鴻蒙來到3.0
現在回看HarmonyOS的成長歷程,其實從HarmonyOS 1.0版本開始,華為已經清晰地勾勒出它的模樣。華為就是從分布式軟總線的基礎技術開始,建立一套支撐軟硬件開發的生態體系,然后從提升用戶體驗、開發者開發工具,甚至是編程語言等多個角度進行生態化的擴展。
利用分布式軟總線技術,把HarmonyOS這個系統中很多的智能終端無感無縫地連接在一起,組成一個超級終端是這個系統最顯著的特性。在這個超級終端中,各個硬件的基礎能力被打散,通過軟總線技術統一調度和組合:無線耳機可以播放電視里的音樂,手機可以直接調用大屏的攝像頭,筆記本上的粘貼內容可以直接流轉到手機微信......
而針對開發者和開發工具,HarmonyOS 2.0版本開始就全面開放給所有的南北向開發者,支持硬件生產廠家幫助他們去生產制造基于HarmonyOS的生態設備。同時也支持應用開發廠家,讓他們基于HarmonyOS系統去做上層應用的創新。
在HarmonyOS 2.0的基礎上,今年的開發者大會,華為延續傳統,HarmonyOS 3開發者預覽版也繼續圍繞彈性部署、超級終端、一次開發多端部署三個核心價值再創新,系統性能和開發工具全面升級。
HarmonyOS如今已經登陸數以億計的終端設備,HarmonyOS 2.0超級終端的推送也讓人看到了終端生態和底層技術到底是如何運作的,而后續更重要的是讓開發者可以更簡單的將技術部署在這個生態當中。
簡單來說,彈性部署、超級終端和一次開發多端,合起來就是讓開發者可以通過更簡便的溝通界面,將所開發的應用,通過一次開發彈性部署到搭載HarmonyOS的不同大小的終端上。
傳統的APP的開發模式其實都是以設備為中心的,針對不同的設備開發不同的應用,它更像是一個煙囪,所以開發完成之后也很難做到設備之間的聯動。但HarmonyOS的特性決定了設備一開始就要連通,數據共享。
“HarmonyOS是以用戶為中心的場景化的開發模式,所以它就可以很好的實現一次開發多端部署,包括免安裝、服務直達以及應用和服務,在設備之間無縫流轉這樣的一些特性。”華為消費者業務軟件部總裁龔體稱。
“而在這里面,其實需要我們從開發理念到開發方法,再到開發工具實現端到端的徹底變革。”
龔體稱,這樣的一整套的開發套件就是一個武器庫,他的團隊就是為開發者造槍造炮的。
HarmonyOS 3開發者預覽版帶來了全新的可視的彈性部署自動化工具,設備開發者可以根據不同硬件靈活選擇操作系統所需組件,而彈性部署也可以讓不同內存的智能設備都使用同一語言交流。
龔體舉例智能無線耳機和汽車智能座艙的開發,它們統一被分解成不同的模塊。比如智能無線耳機包括4個模塊,一個輕量級的微內核、一個WiFi模塊、一個媒體播放器和一個音頻模塊,它們組成了一個簡單的開發系統。
而智能座艙的開發同理,工具已經準備好,模塊只需分解:外加一個HarmonyOS微內核和一個3D圖像引擎,也可以很快速地部署到智能座艙系統。
傳統車機一直被消費者詬病的中控體驗其實就因為它是一個信息孤島,很難和其他的設備進行互聯互通。
首次亮相的鴻蒙座艙
所以一次開發多端的優點也很明顯:不同設備之間的連通從開發工具和語言開始就避免了后續數據和平臺連通機制的問題,實現了一體式的開發。
龔體稱,在性能方面,HarmonyOS 3.0對比HarmonyOS 2.0在性能上有50%以上的提升,而在連接的穩定性上則實現了100%的提升。
可感知的用戶體驗方面也有變化。比如利用亞毫秒級全局軟時鐘同步和分布式拓撲組網,智能手機、智慧屏和4臺智能音箱上已經可以實現組成5.1聲道;智能辦公場景下也支持了更多屏幕的協同辦公,在協同的所有的辦公設備上都可以同一套鍵鼠操作;玩手機游戲也可以通過PC顯卡實現分布式游戲畫面渲染,讓手機游戲享受主機游戲體驗;超級終端安全可視化能力也有提升,后續終端的安全狀態會始終顯性的呈現在用戶面前。
華為也同時宣布,HarmonyOS 3 Beta預計將在2022年第一季度發布。
“倉頡”
值得注意的是,華為宣布將發布自研鴻蒙編程語言。龔體表示:“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將帶來為HarmonyOS全新研發的編程語言,為鴻蒙生態基礎設施補上最后一環。”
早在今年9月份,華為副總裁、計算產品線總裁鄧泰華在華為全聯接大會2021上接受媒體采訪時就提到:華為將推出自研的編程語言倉頡,將鴻蒙和歐拉系統在應用開發生態上進行打通。
而品玩查詢后發現,“倉頡”的傳言最早可以追溯到去年。而今年8月,華為已申請注冊“倉頡語言”商標。目前尚不知曉“倉頡語言”是否就是“為HarmonyOS全新研發的編程語言”。
自研編程語言方面,科技公司巨頭蘋果也曾推出Swift編程語言,它用來為iOS、Mac、Apple TV和Apple Watch開發app。一般來說,生態環境是創造編程語言的前提。
在全球范圍內,目前被廣為熟知和應用的編程語言如C語言、C++、Java和Python等,都是由國外企業研發。
實際上,編程語言并不難開發。難點在于語言使用的生態建設,是否可以推進實現應用生態、設備生態、開發者生態和高校生態上的互通。
換句話說,有人用,有地方用,好用,才是編程語言能否成為主流語言的關鍵。
據余承東介紹,3年來,華為在鴻蒙生態上已經投入了500多億元人民幣。截至目前,鴻蒙智聯已有超過1800家硬件合作伙伴、4000款生態設備,今年新增生態設備發貨量超6000萬臺;超過400家伙伴開發的HarmonyOS原子化服務數量突破1.6萬個。而華為HMS已經在全球擁有510萬開發者。
華為AI與智慧全場景業務部總裁王成錄稱,為了幫助開發者和合作伙伴輕松、高效地開發鴻蒙智聯生態產品和原子化服務,鴻蒙智聯軟件服務包支持了更多帶屏設備開發;一站式集成開放環境讓輕量級設備開發周期已由2個月減少至2周,帶屏設備預計在2023年將縮減到2個月以內。分布式全棧集成的極簡開發環境也讓原子化服務的開發效率提升一倍,預計2023年5天即可完成開發。
而本次的華為HMS Core 6向全球開發者也開放了7大領域的69個Kit和21738個API,跨操作系統開放的能力達到13個。
可以說,這個生態在努力一步步地逼近“完美狀態”。余承東也在發布會上呼吁:我們希望鴻蒙生態可以聚集星火,讓更廣大的開發者都能加入鴻蒙生態、掌握HarmonyOS開發的技能。
目前,華為已經與17所著名高校、400多位高校老師合作,助力鴻蒙生態的人才培養。未來,將有更多的大學開設HarmonyOS課程。同時,華為也提供了HarmonyOS職業認證、人才培養和人才發展計劃,覆蓋硬件開發、應用開發、操作系統能力等領域。
全國服務熱線:0769-89066618 13723549851(微信同號)
備案號: 粵ICP備14012742號 www.zonskysz.com www.825083.com www.zonskys.com 建筑材料檢測設備 消防器材檢測設備 網站地圖
建筑材料單體燃燒試驗機,成束電線電纜垂直燃燒試驗機,單根電線電纜垂直燃燒試驗機,建筑材料難燃性試驗機,建筑材料可燃性試驗爐,建筑材料不燃性試驗裝置,建筑材料著火性能試驗機,建筑材料燃燒熱值試驗儀,建筑材料煙密度試驗機,建筑構件耐火試驗水平爐,建筑構件耐火試驗垂直爐,鋼結構防火涂料隔熱效率試驗爐,鋼結構防火涂料小試樣試驗爐,鋼結構防火涂料耐火試驗爐,防火涂料燃燒試驗機隧道法小室法大板法,材料產煙毒性危險分級試驗機,建筑材料表面燃燒性能試驗機,鋪地材料輻射熱通量試驗裝置,電線電纜完整性燃燒試驗機,電線電纜煙密度試驗機,鹵酸氣體釋出測定裝置,電線電纜耐火燃燒試驗機,電纜電纜熱釋放速率測試儀,礦用電線電纜負載燃燒試驗機,漏電起痕試驗機,錐形量熱儀,氧指數測定儀,灼熱絲試驗機,針焰試驗機